嘉義市,北回歸線擦邊而過,有著典型台灣南部的氣候:夏季潮濕炎熱,冬季晴朗涼爽,人口不到28萬的小城市,卻有著全國密度最高的管樂團,還有個經營超過28年、不但國內廣為人知,更已建立國際知名度的的國際管樂節。 每年冬天,老天眷顧的晴朗冬日中,來自國內外,將近百支的管樂團有如侯鳥般到訪嘉義市,以管樂展現自己、結交樂友、交流經驗,成為國內每年一度最大最重要的管樂舞台。
嘉義市的管樂發展史,可追溯至日據時代的昭和6年(民國20年),在現今的嘉義高中成立了本地第一支學生吹奏樂部後,至此開啟了嘉義市的管樂風潮。
民國61年台灣區音樂比賽首度將管樂比賽納入其比賽項目之一,另外隨著台灣的經濟漸入佳境,社會風氣趨於開放,嘉義市各高中職校更紛紛將編制簡單的傳統軍樂隊、鼓號樂隊,改組為富音樂性、以古典音樂為主要演出曲目的管樂團。
1993年起,嘉義市開始辦理管樂節,從第一屆只有五支隊伍的參演,到1997年開始邀請國外團隊參與、冠上「國際」之名;2000年跨足國際舞台,辦理「亞太管樂節」。又歷經10年耕耘,成功爭取到國際管樂重要活動-世界管樂年會(WASBE)2011年的主辦權,在中華民國建國100年這年夏天,成功吸引來自國際的14個優秀樂團報名參加,超過3000名國際管樂演奏者、300位以上的音樂家齊聚嘉義市,將嘉義市國際管樂節的氣氛和國際能見度,推向更高點。
多年來,嘉義市以細水長流的音樂、文化行銷城市;持續不懈、不求速效、不走花俏路線的方式,成功塑造了「人文城市 管樂之都」美麗而獨特的城市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