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社造

第二故鄉
  • 單位名稱

    第二故鄉

  • 計畫年度

    108 年度

  • 計畫名稱

    伊の吉嘉義新住民多元導覽團

  • 轄區

    嘉義市西區紅瓦里

  • 負責人員

    陳真真

  • 聯絡電話

    0960752100

單位簡介

一、計畫緣起
      嘉義市有豐富的文化資產,是臺灣第一個建城的都市,也是嘉南平原上最早發展的貿易型都市,因此在臺灣城市發展歷史上具有重要代表性。日治時期由於林業興起,日本政府積極進行林業資源開發,正因阿里山森林資源最為豐富,也因此臺灣三大林場中,阿里山是第一個開發的林場。1912年,阿里山森林鐵路全線通車。1915年後,整個營林機關建築群的規模逐日擴張,包括營林俱樂部、製材所、東南亞最大杉池以及火車修理廠等紛紛完工。「檜意森活村」包含28棟木造日式建築,佔地面積約3.15公頃,共區分為「木材藝術區」、「綜合行政區」和「農業精品區」三大部分。是臺灣林業發展史的縮影,見證了臺灣百年林業的歷程,同時也貫穿著嘉義的今昔,鐵道、林場歷史與嘉義市文化密不可分。(資料來源:檜意森活村)
台灣原本就是個包容性很強、充滿愛心及人情味的希望之島,嘉義市因阿里山森林資源的豐富,阿里山森林鐵路全線通車。阿里山森林鐵道的第一站「北門車站」(舊稱北門驛),也是唯一在嘉義市內的小火車車站,坐落於阿里山山腳下的嘉義市,因為日治時期林業發展興盛,而造就了這段輝煌歷史紀錄。
 
      早期,在台灣的日本官員,為了方便監督台灣工人的工作情況,便在放檜木的地方興建許多宿舍,工來台監督的長官居住,現今全台保存最完整的日式宿舍群,28棟日式檜木建築,重現舊時日式宿舍風貌的「檜意森活村」就此誕生。得窺早期阿里山林業開發生活史。其不僅具有保留歷史建築與古蹟的文化意義,更是深具地方文史資產的教育功能。
 
      1998年嘉義市政府將原昭和18年創建的嘉義神社附屬的齋館及社務所 主體建築指定為市定古蹟,並正式將館名命名為「嘉義市史蹟資料館」。有8個展區,分別展示不同的主題,展示有關嘉義的人與嘉義的事,以過去與現在的時光交錯,呈現各自的風華,藉以激發民眾愛鄉愛家的情懷。除了齋館及社務所,另有祭器庫(神輿庫)、狛犬、參集所(休憩所)、手水舍、石燈籠等。
 
      近年來,新移民家庭快速增加,漸漸改變著台灣的社會結構。「新移民」顧名思義就是來自台灣以外的國家,在美麗的台灣落地生根。她們和我們僅是原生國籍的不同,但要面臨的考驗和適應,卻顯得困難重重!
 
      這群新世代的婚姻移民,現以「新住民」稱,大多來自中國大陸與東南亞,近年從世界各國來的民族顯漸有增多之勢,她們漸漸融入台灣生活,也活躍在嘉義社區各個角落,在適應家庭內部的各種關係之餘,必須面對移入所造成生活、文化的調整以及族群、性別、階層等各種認同的衝突與矛盾,還要忍受不時的思鄉之情,實在是非常「心」苦。
 
      就因為「緣份」,她們來到了嘉義,所以我們希望給她們一個「娘家」,一個溫馨、可倚靠的避風港,在協會裡,為她們提供各種友誼協助,例如免費的法律諮詢及獲得社會資源之管道,保障新住民在家庭、健康、社會、工作、教育與法律上應有之權益,也是展現出社會的公平與正義面。而新住民們所帶來的多元文化,在我們社會文化的變革、革新上扮演舉足輕重角色更不容小覷。
 
     她們離鄉背景、遠渡重洋來到台灣,無論是在生活的適應上、學習的過程中,都有著許多感動人心的故事,我們也規劃能進一步將它們透過文字、圖片、影片的匯集、出版發行、流通…等,讓更多人認識在台灣默默付出的這群新住民,用不同的角度來接納、了解、喜歡她們。除此,如能運用新住民生長母國的語言優勢(日語、美語、西班牙語…),結合嘉義歷史特色—阿里山、檜木、日式建築…等,以觀光旅遊團員指定語言導覽嘉義的旅遊點,創值並發展國際觀光事業,更顯融合又吸睛。
 
     鑑於此,值嘉義市政府文化局徵選「青創力-2019嘉義市文化創生行動競賽計畫」同時,協會徵求來自世界各語言種族新住民代表,以日語、西班牙語、美語等多元語言為主題,籌組「伊の吉嘉義新住民多元導覽團」,主要為吸引來自世界不同語系的觀光客,選擇來嘉義定點觀光,並且可以有他們聽得懂的語言將唯一具有豐富文化資產的美麗都市完整介紹,親切地拉近和遊客距離並且將歷史背景故事,運用科技時空在網路傳播。

二、​計畫目標
 (一) 運用多元文化的特性,培養社區導覽人才。
 (二) 建立新住民人才資源系統,活絡社區人力資源之應用。
 (三) 結合不同國家民族新住民,推動以嘉義(諸羅)旅遊點主題遊程,    促進對社區之具體貢獻。
 (四) 鼓勵新住民提出導覽新方案,締造社區活化與發展新契機。
 (五) 活化僵化的既成導覽慣常型態,找出國際接軌氛圍點。
 (六) 強化社區發展行政能量,誘發社會大眾對珍貴資源關懷與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