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社造

嘉興宮管理委員會
  • 單位名稱

    嘉興宮管理委員會

  • 計畫年度

    97 年度

  • 計畫名稱

    綿綿玉川情

  • 轄區

    育英里(嘉興宮)社區

  • 負責人員

    林峰輝

  • 聯絡電話

    05-2360775

  • 聯絡信箱

    stu41312@yahoo.com.tw

單位簡介

「歡鑼喜鼓、隆咚隆咚鎗、鈸饒穿雲宵、范謝將軍站兩旁、叱吒想當年、紅燭火檀香燒、菩薩滿身香、祈求年冬收成好、遊子都平安…」自古以來,廟口一直是社區居民凝聚生活文化色彩、精神寄託,活動信仰中心,但由於社會的變遷,使得社區的文化情感漸漸薄弱。近年來,傳統文化資產受到重視,社區居民對社區文化意識提昇,居民關懷自己社的文化區,關心自己的家園,保有傳統文化的精神。

嘉興宮位於玉川境內,早年有先民從大陸迎回吳三王爺祭祀於家廟,後因改建迎出宮,玉川境社區居民祭祀 ,香火日益頂盛,而一再增建廟,民國49年登記嘉興宮,因吳三爺延革短,而無法登記,改以登記延平郡王為主 祀神。

跳鼓陣為傳統民間藝陣,其有三說,第一是大鼓涼傘說,二是明鄭練兵說,三是中軍吹樂說;其中以明鄭成功為練兵的說法最為耳傳,是淵源於鄭成功部隊的比武大賽,明鄭成功在台灣一心籌畫反清復明,集結各方英雄豪傑,舉行比武大賽,為鼓舞士氣,分組競技中,以命令樂器---鼓發號司令,旁敲助威,比武跳躍、進退、大振士氣,後清朝統治台灣,不適二主的好漢自視,避居鄉野、歸隱田園,在閒暇時仍不忘當時豪情壯志,鍛鍊武藝,為避人耳目,便以花鼓取代戰鼓,穿差富韻律的動作,日久反而演變為民間藝陣。為傳承民俗技藝,由社區民眾為團員,成立跳鼓陣,做社區傳統人、文、地、景、產之調查,做為傳統技藝、生活文化之推廣。

計畫目標

  1. 藉由傳統民間技藝跳鼓陣培訓活動,凝聚社區意識。
  2. 傳統民俗技藝的推廣---6場次以上的展演。
  3. 透過社區自主性社區資源調查,創新再生的社區生命。
  4. 結合社區各項資源,如嘉興宮、學校等,做為社區文化鄉土教材課程。

計畫內容

1. 社區人才培訓、傳藝推廣

  • 利用社區資源---傳統藝師,傳承民俗藝陣---跳鼓陣研習,成立跳鼓藝陣團。
  • 傳統民俗技藝宣揚--- 6場次以上的展演。
  • 藉由團練、表演活動,凝聚社區意識,增進社區活力。

2. 社區資源調查(初階)
  • 以舊有社區之人、文、地、景、產做調查,做為社區新願景藍圖
  • 建立社區資源資料統整,做為社區營造的基礎
  • 文化教育的連結,將社區之華、社區資源、社區地景,結合學校資源,做為日後學校鄉土教育之課程
(以上摘自「綿綿玉川情-跳、畫、人、生、望計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