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分享

複製網址分享

說明文字

走讀社區守護家園計畫
Dec 01, 2016
「老眷村到新故鄉」先期規劃案
走讀社區守護家園計畫
Dec 01, 2016

單位名稱  嘉義市新馨社區關懷營造協會

計畫年度  96 年度

計畫名稱  「老眷村到新故鄉」先期規劃案

轄  區  經國新城

負責人員  陳小鯨

聯絡電話  05-2785089‧0918-576-722

聯絡信箱  qpa.qma@gmail.com

單位簡介

眷村子弟的使命 
 
隨著老眷村的拆遷,竹籬笆內的特殊人文歷史風貌正一點一滴在流逝,嘉義市經國新城完工,眷戶完 成搬遷後,老眷村也正式走入歷史。身為第二、三代的眷村子弟,跟著長輩們走過艱苦的歲月,深切了解長輩們胼手胝足、流血流汗、捍衛鄉土的熱忱,眼看著五十年來的鄉土成長環境將成回憶,為了記錄及傳 承眷村文化,責無旁貸的使命感逐漸浮現,於是組織新馨社區關懷營造協會,隨著老眷村的搬遷,進入集 結了十八個眷村的經國新城。這樣單純的以文化紀錄傳承為目標的團隊,一進入社區,馬上陷入了大型新興社區的複雜人際問題。 

計畫緣起

竹籬笆外的春天不遠 

96年一系列整合社區意識、探索共同記憶、紀錄維護眷村文化資產的活動,就在一股且戰且走的氣氛下展開,但團隊很堅持,因此分區的碰頭會有話大家說活動,不管幾個人參與都照常舉辦,終於也透過 十七區大樓的說明會,將理念傳遞給四百餘人了解;百寶箱尋寶及大家寫村史,因為碰頭會的活動發酵, 總算有差強人意的成果,「眷村故事牆」及人文景觀整體規劃成果,更因為有這些史料元素的發掘,而逐漸能貼近眷村子弟的心。 

社區資源現況

創新所必要的融合力量已悄然形成

十月一個涼爽的夜,來自十八個舊眷村的幾位老長輩,加上一大群第二代的眷村子弟,齊聚一堂討論四件事:眷村歷史與文化的關係、眷村文化的時代意義、眷村文化應如何呈現、如何使更多人參與眷村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在一切向前看的明確目標前提下,大家溝通著不同的經驗與看法,並且咸認這是一個嶄新的開始,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慢慢的,傳承創新眷村文化的苗芽,已經在這一片新故鄉的泥土中生根發芽,相信開花結果的日子就不遠了,一件重要的事有很多人共同努力關心,真好!祝福他們!

推薦閱讀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