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名稱 嘉義市社區大學發展協會
計畫年度 98 年度
計畫名稱 盧厝老樹調查社區守護計畫
轄 區 嘉義市社區大學發展協會
負責人員 賴萬鎮
聯絡電話 2360698
社團法人嘉義市社區大學發展協會於89年開辦嘉義市社區大學(前身為嘉義市公民大學),其主要特色在於強調高等教育對全民開放,使得每一位成人都有接受通識教育、終身學習的機會,其目標在培育具國際觀與民主素養的現代公民,培養其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能力,以實現學習社會與公民社會的理想。
嘉義市社區大學今年已邁入第十年,辦學績優獲獎無數,以「關懷嘉義、終身學習」為辦學目標,規劃學術性課程、社團活動課程、生活藝能課程,以提升市民的知識與視野,培養市民參與公共事務,帶引學員成立社團、走入社區再造家園,為嘉義市開創成人教育與社區教育的新里程碑。
目前社區大學每學期平均開設約85門課,每學期平均選修學員約1300人。截至98年春季班統計,嘉義地區民眾參與社區大學之累計選修人次已達二萬人次。 精銳幹練的社大經營團隊,秉持『桃城活水創新諸羅』的精神,肩挑起社區教育體系、社會參與回饋的任務。其中自然生態環境教育在嘉義社大辦學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史頁。
97年嘉義市社區大學執行「諸羅野溪溯源守護計畫」行動,在上游盧厝羌母寮踏查時,發現百年荔枝果園,從樹幹伸展的寬度和枝椏樹冠的綿密看來,已具有悠久歷史,後經呂純足里長帶領走入一處又一處古意盎然的樹林,沿路龍眼樹、芒果樹、楊桃樹、榕樹、蘋婆、茄苳、無患子…一棵棵樹像極撐著柺杖的土地公、土地婆,和藹可親地守護著這一片土地,問一位八十歲的阿伯,說這些樹在他小時候就有了。呂里長自豪著盧厝社區是嘉義市佔地最廣、老樹最多的生態社區,但也憂心地表示,無論是人為的破壞或是生態的演變,導致這些珍貴的自然資產正在消失中。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棵樹的長成必須歷經歲月和自然的考驗,當人們昂首觀賞佇立天地間的一棵大樹,應抱著謙卑敬重的心情;走過歷史、歷經滄桑的老樹,忠實記錄了台灣自然環境的變遷。1992年地球高峰會議通過「生物多樣性公約」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成為重要的保育議題,原生的老樹再度成為保育生物多樣性不容忽視的一員。近年來「生物島嶼」的觀念逐漸成形,一株獨立的大樹就是一座小型的生物島,是都市工業化後被迫遷走的野生動物僅存的棲地;而土地開發利用所造成的自然棲地碎裂效應,更有賴老樹串連復原破碎的自然棲地,供為野生動物移動的廊道。由環境保護的觀點而言,老樹具有的公益功能,如:製造氧氣、淨化空氣、遮蔽陽光、調節氣溫、創造綠意、美化景觀等等,不勝枚舉。
近年來台灣本土議題沸揚,無論是人文歷史或生態環境,已成為嘉義社大推動成人教育終身學習無可推卸的社會責任,更是社區大學辦學的核心價值,『搶救諸羅城最後一塊綠地』就由盧厝部落的老樹開始。 雖然盧厝老社區仍存有許多珍貴的文化歷史及古蹟文物,到處可見老樹、三合院、古井、農具、穀倉…等等,但屋裡住的、樹下乘涼的都是老人及學齡前的孩童,年輕人為了事業發展已遷移都會區,反倒是外來的建商與投資客逐年增加,用金錢堆砌生活位階,高樓圍牆阻隔人與環境的親密接觸,水泥柏油掩蓋土地的自由呼吸。或許這是都市發展必須面臨的難題,但如何讓這群老樹安身立命守護著諸羅城最後一塊綠地?已是不容遲疑。當此公共議題發酵時,也是民間力量集力齊發的時候,嘉義社大正著手邀請樹木保護專家共同協商,幫助盧厝社區找回老樹的生命記憶與文化價值,作為今年教育資源回饋社區的重要目標。
Facebook分享
Line分享
複製網址分享
說明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