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名稱 磚瑤社區發展協會
計畫年度 98 年度
計畫名稱 串起磚磘新,拼貼社區情
轄 區 磚瑤社區
負責人員 林秀恵
聯絡電話 2358371
嘉義市磚磘里位於嘉義市西南方,清代時並無聚落,直到日治時代日本人在此設置煉瓦會社後,才有磚磘工人在此定居,由於本地可謂早期嘉義市最主要之工業區塊,多數住民為雲林縣、嘉義縣沿海地區移入,因此,儘管目前本里人口眾多,但長期以來,居民雖有共同的生活,卻因缺乏有效的整合,再加上,長期以來對歷史的不重視與遺忘,使得民眾缺乏對地方的認同,造成人與人之間的疏離
近年來社區營造漸行發展,本社區亦希望透過社區營造來喚醒居民的社區意識及凝聚社區居民共識,推動與營造一個和諧快樂關懷的社區。
本里目前共有18鄰、1541戶、人口數4361人。磚磘里位於嘉義市西南方,東以博愛路和西平里相隔,在日治時代屬港子坪庄和劉厝庄大字的東邊,光復後編為磚磘里,里名由來係因日治時代本里界內為煉瓦會主所在,故名為「磚磘里」。
磚磘里界內在清代時並無聚落,直到日治時代日本人設立練瓦會社後,才有磚磘工人在此定居,當時磚磘場共有三個磘 幾乎佔本里一半的面積,光復後磚磘由工礦公司接收,民國42年間工礦公司將之賣給王永慶先生,再轉交林木生先生經營,命名為「嘉義磚廠」,因林先生經營「建南貨運」已久,一般當地民眾習稱「建南磚仔磘」。此外,1943年時,曾有日本人在磚磘旁開設紙廠,光復後改稱「中福紙廠」,而衍生出牛車寮仔聚落,本里在光復以前可說以工業機能為主,現今則住宅與小工業並重。
磚磘工寮、白蓮宮─位於本里東北,日治時代設練瓦會社會後,因需求工人很多,許多雲林縣、嘉義縣沿海居民到此工作謀生,聚居在一起,遂為稱為「磚磘工寮」。白蓮宮位於工寮北方,是本地居民的信仰中心,主祀羅周千歲,神像是住民由布袋鎮新厝一起移居過來,原在自宅奉祀,民國53年建廟,取名為「白蓮宮」,民國80年重建成今貌。>目前有醫療資源—榮民醫院,提供健康洽詢;非營利組織資源—再耕園,提供欣賞藝文活動空間;郵政資源—提供郵政處理及儲蓄訊息。
Facebook分享
Line分享
複製網址分享
說明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