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分享

複製網址分享

說明文字

走讀社區守護家園計畫
Apr 21, 2025
古道話賢者,詩畫照古今
走讀社區守護家園計畫
Apr 21, 2025
單位簡介

單位名稱  嘉義市宣信國民小學

計畫年度  110 年度

計畫名稱  古道話賢者,詩畫照古今

轄  區  嘉義市東區

代  表  人  黃金木校長

負責人員  陳麗忍老師

計畫緣起

    話說從頭嘉義賴家,十八世紀遷居來台, 二百多年來家族發展,不但緊密地與  台灣歷史結合,族人也從傳統仕紳,轉型至新興知識份子,從四世祖賴時輝,戴潮春事件率領城內居民們,與匪苦鬥三年,堅毅守城;五世祖賴世觀,佐辦團練,因協力擒賊有功,授證五品職銜;六世祖賴雨若取得辯護士資格,為台南州第一位台籍律師,賴雨若光榮歸返故鄉嘉義開業,秉持「必也使無訟乎」的執業理念,致力解決鄉里間的紛爭,廣受鄉民的信任與愛戴,揚名地方。著有《壺仙詩集》,弘揚漢學文化,收錄詩人抒發家國關懷、鄉土之愛及國外遊歷吟之古典詩作,被譽為「法曹詩人」,賴雨若的園林位於今嘉義市老樹林立,綠意盎然的南田古道,園內清幽怡人,遍植花果,取名為「壺仙花果園義塾」。由以上可知嘉義賴家與嘉義有密切的關係,如同展讀一頁嘉義歷史。(資料來源:嘉義市政府文化局-讀嘉分享《諸羅文化誌》文/詹閔旭)。

   交趾陶藝術由漢綠釉發展至今,歷經兩千多年的變化,其功能由明器轉變為建材、 廟宇的裝飾陶偶,一直至今日的藝術品,近年來更發展為公共藝術裝置,此項工藝美術發展至今日,無庸置疑有其特殊的價值存在,並且扮演著與台灣庶民文化息息相關的角色。幸運的事是交趾陶的原鄉在嘉義,因此有另一個名稱「嘉義燒」。嘉義市建有全國唯一的交趾陶館,許多廟宇也可見栩栩如生的交趾陶,同時交趾陶藝師也走入社區、校園,教導親子和學生捏製交趾陶,讓「台灣絕技」在交趾陶原鄉扎根。

  此計畫希望藉由這些人文故事、詩文題材及交趾陶藝術創作,啟發孩童對藝術的想像力,教育學者大 衛‧柏金斯(David Perkins)在《看藝術學思考》中提出欣賞藝術作品能提升理性與感性的能量,從觀看、凝視、專注中培養直觀與思考力。運用在老師的帶領學習中,欣賞藝術家如何展現高超的技巧和想像力來表達在心境與外在環境,是鑑賞活動設計的重點,進而能領略作品的意趣,達到心靈的啟發和共鳴。

計畫目標

一、透過人、文及景等面向環境調查,紀錄社區重要的人文歷史,讓學生和居民了解社區的重要文史,發展關懷社區的情懷。
二、透過走讀社區教學及詩詞文字或吟誦藝術,了解古道及社區之美,加深對社區的感受與關懷,提昇理性與感性的能量。
三、以交趾陶藝術做環境美化的方式,在校園找到可以美化的地點,學習交趾陶的藝術,並學會如何欣賞藝術作品,在校園裡打造文學詩道。

 

執行成果

 本計畫「古道話賢者,詩畫照古今」將賴雨若詩詞融入學校教學,教師除了可以藉此引導學童運用多元的創作方式表達詩詞意境之外,也可以利用交趾陶為素材做藝術創作,詩畫融合裝置在校園的廊道中,讓學童認識及欣賞傳統工藝之美。

重要成果:

1.完成賴雨若吟詩及八獎詩走讀教學吟詩教學及影片。

2.完成交趾陶主題說明一式。

3.完成交趾陶詩畫廊道裝置一式。

4. 完成計畫文宣摺頁與掛軸印製

5.成果報告書。

推薦閱讀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