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油鐵馬道其前身屬於嘉義化學工場一環,在日治時期昭和十三年(西元一九三八年)由 臺 灣拓殖 株式會社創立, 嘉義溶劑廠 生產二戰時期的代用酒精, 其原料來源 以蕃薯簽 以及南靖糖廠所產的糖蜜 做 為 原料 。 戰前南靖糖廠為日治製糖株式會社南靖工廠, 而連結兩端的就是 嘉油鐵馬道 ,用於 運送糖蜜 前 往台灣拓殖株式會社 嘉義化學工廠提煉 以 用來製造
丁醇、丙酮、乙醇等有 機溶劑,也 為當時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發酵式有機溶劑化學工廠。
現嘉油鐵馬道全長 3500 公尺。始於嘉義市世賢路四段中油廠區旁設為起點,終點設於北回歸線站天文廣場,途經美源、光路、獅子、紅瓦厝里等四里,以及嘉義水上鄉 崎仔頭、 三和、下寮、回歸等村 莊 。 後中油嘉義廠 將閒置的中油舊鐵道修築,沿線舊鐵道線道路規劃成為自行車專用道暨景觀綠廊步道,不但維持鐵道原貌,並於二側設有 行人步道及 自行車道 。
嘉油鐵馬道分別於美源里 、 光路 里 、 紅瓦里周邊有 著不同 代表性的信仰宮廟 ,如白沙王廟 祭祀周公宣 代表水圳文化的延伸而下路頭玄天上帝廟 的 鞦韆賽會 為古時祈求消除 旱災與瘟疫 的地方信仰盛事水上鄉奉天宮為在地興盛的無形文化資產。
嘉義市紅瓦美埕共好協會於110 年初成立 希望以地方文化促進推動社區營造, 理事長蔡旻岳先生為現任紅瓦里里長 曾參與 10 8 年度走讀社區守護家園計畫 以及文化局 109 年度 青創力-嘉義市青年文化行動競賽獎勵計畫 並獲得 文化局 的經費補助 ,本協會希望藉由文史調查也結 合 在地師資 將鐵道文化與地方信仰結合社造課程的角度來建立社區文化地圖 參與 申請 今年度的文化局社區營造點計畫。
一、培養社區營造的人才,強化社區發展的行政能量。
二、結合 青年提出社區營造方案,促進社區活化與發展。
三、經由社區營造成果之展現,促進 社區居民的認同感以及參與。
項次 成果指標 場次 參與人次
1 辦理社區營造人才培育課程 2 57
2 辦理現地學習課程 5 85
3 辦理社區相談會 4 38
4 辦理成果展 1 220
5 社區人力服務時數 159小時
6 導入周邊社區共同參與 3處
7 編印社區刊物或出版品 1式
Facebook分享
Line分享
複製網址分享
說明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