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影音

99社造影片:我家在裡面(頭港里)

  • 點閱率:12
  • 影像長度:1分53秒

在水上機廠的彩繪圍牆旁,導覽解說員指著圍牆內一棟棟水泥的碉堡,上面覆蓋了草皮,問隨行的小朋友那是甚麼?小朋友張望後便說:「飛機的家!」有人指著碉堡說:「飛機的防空洞!」在軍事機地旁的「停機坪」景觀,如今也成為社區導覽的一個景點,然而,在社區長輩的認知當中,早年圍牆的裡面,正是早年居住的家園。
頭港里位於水上空軍機場東邊,民國46年(1957)機場擴張,兩個已知清代即有的聚落柴頭港庄和何仔庄遷移來此,也共同合稱為頭港里。遷村要離開自己原先的居住地都是不得已,有時是因為天災,有時是因為政治因素,如同頭港里遷村緣起於機場擴張,就像是一個追尋自己身世的人,社區居民在移居地落腳下來,在社區意識抬頭的現代,亦開始找尋那段失落的社區記憶。
如同社區游理事長所言:「危機是轉機,機場雖然封閉了經濟的發展,他保留給我們的卻是一個比較純樸的環境。」從「社區自行車之旅」到社區產業「鹹蛋DIY」,居民們開始從生活、生產、生態的角度思考,發展當地的特色,為社區找到新出路,如此樂觀的態度,正是現今農村社區的新生命!

98社造點:希望教育人文活動短片

  • 點閱率:8
  • 影像長度:1分50秒

諸羅古城有東西南北城門,城門連貫起來形似桃仔,又名桃仔城,在嘉義的市中心,也就是中央噴水池,是桃仔城的桃仔尾,在現代更是嘉義市的地標「民主聖地」。在西門城區桃仔尾有豐富的傳統產業、特色小吃、人文宗教史蹟等文化景觀資源。

藉由社區社區故事工作坊、社區文化體驗-讓社區居民再次認識西門桃仔尾,西市場「好業人市」的傳統小吃特色,凝聚社區情感。

社區故事資源小書、畫說桃仔尾話西市-透過社區自主性、資源調查、由下而上的居民共同參與,創新社區傳統新生命、結合社區各項資源,如西市場自治委員會、關廂境廟、大通二通、學校等作為社區文化鄉土教材課程。

98社造點:紅瓦厝社區活動短片

  • 點閱率:15
  • 影像長度:2分1秒

這是一個位於嘉義市南境邊陲的社區。行政區域隸屬本市西區湖內里,隔街就是水上鄉崎仔頭。紅瓦厝社區是嘉義縣水上鄉鴿溪寮出入嘉義市的必經之地,社區主要休閒與運動場所是「中油嘉油鐵馬道」它貫穿里內紅瓦厝站,社區幅員遼闊,景色怡人,草木繁茂,多處休耕淺塘更豐富了各種水生植物,提供境內侯鳥、小水鴨、綠頭鴨的棲息,原生留鳥:斑鳩、八哥、大卷尾(烏秋)及稻米收割時飛來共襄盛舉的大批白鷺鷥、黃頭鷺共織成紅瓦厝特有的迷人自然生態景觀。住民務農、經商、公職、園藝均有。勤儉努力,民風淳樸,為凝聚社區民眾力量,創造優質的樂活環境;早期社區內以連幢式加蓋紅瓦之平房建築聞名俗稱紅瓦厝,故以紅瓦厝社區發展協會命名。

社區資源調查之方向不外乎,人、文、地、景、產五項,然而進行社區資源調查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人」的訪查,社區中各個大小的事物皆因人參與而成形,有人說「人是台灣最的資產」,藉由人的訪查可「觀古知今」,知道社區的歷史及演變,從耆老口中得知社區寶貴資料。從人物的訪查可進一步知道社區中「文、地、景、產」之特色,以此為出發點尋找社區資源。每個平凡的社區皆蘊藏無限寶藏,希望藉此調查彙整社區資料作為將來社區發展方向,未來編輯設計在地鄉土文化教材。

98社造點:圓林仔社區活動短片

  • 點閱率:10
  • 影像長度:2分

圓林仔社區位於嘉義市東北角的丘陵山坡地上,已有300年的人文及歷史古墓,是一古老鄉村散聚型的聚落,由紀家及黃家為二大家族,民情平凡樸實,社區內有眾多百年果樹、百年冷泉湧流不斷與畫眉溪相交入牛稠大溪,是個有山、有水、藍天、青山的社區,地形為一圓籃形狀,固有圓籃之稱,現稱『圓林仔』。

社區的綠帶、藍帶多,所以生態豐富,是嘉義市民與學校時常舉辦親子生態觀察時的人文生態安全社區,並有社區解說員義務帶隊解說。

本社區 91、92 年在嘉義市社區公民大學蔡秀美教授、文藻外語學院秘書室賴昭志先生及嘉義市政府公部門等輔導支持下,逐年茁壯自覺,於93年社區居民會議表決成立『嘉義市圓林仔生態藝術發展協會』。

98社造點:社大發展協會活動短片

  • 點閱率:7
  • 影像長度:1分40秒

97年嘉義市社區大學執行「諸羅野溪溯源守護計畫」行動,在上游盧厝羌母寮踏查時,發現百年荔枝果園,從樹幹伸展的寬度和枝椏樹冠的綿密看來,已具有悠久歷史,後經呂純足里長帶領走入一處又一處古意盎然的樹林,沿路龍眼樹、芒果樹、楊桃樹、榕樹、蘋婆、茄苳、無患子…一棵棵樹像極撐著柺杖的土地公、土地婆,和藹可親地守護著這一片土地,問一位八十歲的阿伯,說這些樹在他小時候就有了。呂里長自豪著盧厝社區是嘉義市佔地最廣、老樹最多的生態社區,但也憂心地表示,無論是人為的破壞或是生態的演變,導致這些珍貴的自然資產正在消失中。

近年來台灣本土議題沸揚,無論是人文歷史或生態環境,已成為嘉義社大推動成人教育終身學習無可推卸的社會責任,更是社區大學辦學的核心價值,『搶救諸羅城最後一塊綠地』就由盧厝部落的老樹開始。 雖然盧厝老社區仍存有許多珍貴的文化歷史及古蹟文物,到處可見老樹、三合院、古井、農具、穀倉…等等,但屋裡住的、樹下乘涼的都是老人及學齡前的孩童,年輕人為了事業發展已遷移都會區,反倒是外來的建商與投資客逐年增加,用金錢堆砌生活位階,高樓圍牆阻隔人與環境的親密接觸,水泥柏油掩蓋土地的自由呼吸。或許這是都市發展必須面臨的難題,但如何讓這群老樹安身立命守護著諸羅城最後一塊綠地?已是不容遲疑。當此公共議題發酵時,也是民間力量集力齊發的時候,嘉義社大正著手邀請樹木保護專家共同協商,幫助盧厝社區找回老樹的生命記憶與文化價值,作為今年教育資源回饋社區的重要目標。

98社造點:古城文化活動短片

  • 點閱率:10
  • 影像長度:1分23秒

諸羅建城已三百多年,文化歷史的資源已累積非常多,例如諸羅古城 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個有用木柵圍起城門的古城。紅毛井是荷蘭人來開鑿 的,在台灣有歷史紀錄的第一口古井。此外,城隍廟、雙忠廟(元帥廟)、 文昌廟、南門廟都是諸羅先民文化生活的縮影。

根據去年本協會推動古城區觀光資源調查暨培訓推動計畫執行完成 後,我們發現在地居民對於自己本身居住的在地歷史古廟(雙忠廟)居然多 數居民未踏進一步,誠論對在地文化古蹟缺乏認知。另外我們調查出來在 清朝時代台灣最高官位的王得祿,他的辦公室在現今城隍廟的右側前方, 古老房舍已賣出,新買主也不知道他的歷史可貴之處,整修前已把他拆掉 了,目前剩下路旁一塊雲朵雕花的石圓柱底座。他告訴行人170年前王得 祿的辦公衙門就在此地。聽說文官經過門前要下轎用走的,武官要下馬牽 馬過門。

另外,170年前的鄭秀才古厝,以及清代縣令部爺(現今稱秘書)的別墅, 已經房倒屋坍剩下門前的圍牆,透露出清朝時代的遺物。

本協會以故鄉人應知故鄉事的精神與理念,特別挖掘諸羅古城的民間 傳奇人物,做成一本故事書,讓古城的居民能夠瞭解先民的生活故事,效 法古聖先賢的精神。

98社造點:道將圳文化活動短片

  • 點閱率:13
  • 影像長度:1分38秒

道將圳文化學會的經營至今已屆五年,2008年的執行是我們投入與收穫最多的一年。學會下一個面臨的經營是共識的提高與群聚的節奏。另一方面文化資產的守護與活化必須透過母雞帶小雞的社區成長,與教師會的合作在大溪厝看到成果,又和學校的配合我們找到一些共同的方向,美源里社區與光路社區有一定的共識,明年以大溪厝的案例繼續投入,跨縣市的連結往南的將軍圳也獲水上鄉公所行政支援的首肯。相信可以為糖鐵、油鐵及道將圳找到更完整的脈絡發展。 28庄遶境的重頭戲─水上璿宿上天宮與城隍廟的互動,經學會幾年的推動已成慣例。如何把計畫目標逐年的推展,讓水圳文明能彰顯更深厚的人文底蘊。讓28庄繞境、光路里鞦韆、美源白沙王祭典、羅安公祭典、元宵迎媽祖、嘉義北管…一系列串成水圳文化資產的活化與論述,是永續經營的重要課題。

98社造點:福民社區活動短片

  • 點閱率:12
  • 影像長度:1分15秒

「道將圳的議題」是福民社區居民最關心的議題;而且還是很多人不了解道將圳對我們的重要性,希望透過社區志工及知道的居民像傳教士傳道一樣不厭其煩去宣導,以期許整個福民社區居民甚至整個嘉義市至全國都知這三百多年歷史的水圳的三生(生活、生態、生產)議題的價值所在,因此福民社區居民乃要努力,才能使大家注入更多的關注。

持續發酵「水的資源」的議題,讓大家關心並重視環保的議題,先由自己做起,進而創造無毒的家,環保的環境,為大地盡一份心力。

延續97年劇場,透過劇場的研習過程可以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近,凝聚居民間的向心力,很有效率的繼續把其它議題發酵出來,而劇場的表演更是很有效將議題傳達出給觀眾(社區居民),營造社區的和諧,並提升社區的人文藝術涵養。

98社造點:北湖社區活動短片

  • 點閱率:8
  • 影像長度:1分9秒

北湖社區發展協會成立15年來,努力推動社區活動,近年來由於政府對於社區營造的大力推行,使得北湖社區的居民能進一步了解北湖社區應該走出自己社區特有的農村風貌。且近年來經社區努力經營的結果,已獲得多數社區居民的認同、肯定與支持,而自謝理事長接任以來一直致力於農村文化(物)的收集、保存與再發現為北湖社區營造的重點工作與目標,並於93年由文化局輔導成立「農村文物教室」,96年又獲得文化局補助進行文鐘園空間活化再利用計畫、97年接著辦理社區劇場活動,於經過這段時間努力的結果,讓大家對於北湖社區的未來充滿著憧憬與希望。

因此本次計畫擬引進稻江管理學院的工作團隊來協助社區原有的工作團隊共同進行「一路走來始終如一之北湖社造薪傳紀實」的工作計畫,藉由耆老的積極介入運作,將社區的片斷歷史一點一滴的凝聚起來,把歷史發展脈絡整理出來,讓北湖的發展歷史能比較完整的呈現出來,再藉助專家學者從旁的輔導與協助,讓北湖的開發史劇場能更充實與扎實,並將其做一紀錄,好讓日後從事北湖社區營造的工作團隊,可以馬上銜接起來,做一承先啟後的工作。

98社造點:劉厝社區活動短片

  • 點閱率:10
  • 影像長度:1分50秒

透過社區活動、尋找人文歷史與歷史蹤跡、保存舊有傳統歷史的培訓課程等基礎的方法,期待藉由一連串的教育研習的機制,讓居民知道社區內有那些歷史傳承文化,以及喚起民眾對人文歷史與歷史古蹟的重視與愛護。

本計畫試圖找回社區自然與生態環境、人文特質、社區特色,藉由陶版藝術呈現出社區的影像,透過親子互動傳遞出社區歷史傳承,讓日後孩子逐漸對社區產生認同感與使命感,向下紮根對社區而言不只是一個新的機會,也是一個新的開始。

藉著社區話劇產生,逐漸挖掘社區故事也逐漸居民對社區的認同,也因話劇的演出讓小孩知道社區的故事是如此多采多姿。

以社區現有人力,在專家的帶領下,踏遍社區從先人拓荒的辛苦一步一腳印,從田埂小道到柏油水泥的改變,將詳細介紹社區完整記錄,讓新居民與小孩重新再一次認識社區的新風貌。

歷史與流行存在:如何讓人潮在街道巷弄中,暫時停住看看歷史建築物,或讓孩童知道祖先如何在這塊土地辛苦奮鬥。

98社造點:頂庄社區活動短片

  • 點閱率:8
  • 影像長度:1分30秒

頂庄社區緊鄰牛稠溪,有著美麗的河岸景緻,三分之二的面積是農田地貌與清澈野溪,百年鐵道遺跡更是穿過稻田越過野溪,串聯起人口密集的義教街,既有都市的繁華方便,更有鄉間的舒適悠閒,在一系列規劃之後,將成為集合生活、生產、生態,並且是最適合居住及運動休閒的社區。

本計畫是為營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再營造人和社區之間的密不可分,喚起參與社區之心,而自願投入社區,開發社區人力資源,推動自願服務團隊,運用在地資源,讓社區民衆自發性來參加,推展愛家園、愛社區理念,營造健康、舒適、安全、快樂的生活環境,建立生命共同體,共創優質的社區家園。

98社造點:新馨社區活動短片

  • 點閱率:9
  • 影像長度:1分40秒

眷村文化歷久彌新:嘉義市十八個眷村已完全拆除,但眷村人的特殊人文、語言、風俗、生活、習慣、飲食、歷史,所創造的豐碩文化,均應隨著時代進步更新成為社區新文化。

籌劃準備設置「眷村博物館」典藏傳承: 嘉義市建國二村、復興新村舊址,業經市政府規劃啟明路、志 航街口0.2698公頃土地,變更為社教用地,報請國防部保留原建築,並建請撥款補助興建眷村博物館,典藏傳承眷村文化,本案執行為該館籌備前之準備。

資料筆數 【51】頁數【4/5】